懷孕的事後處理
無法提供寶寶成長,該怎麼辦?
把愛傳出去
收養(領養)
是非(直系)血親的雙方,經過法律認可的過程,建立親子關係,使兒童獲得永久家庭,同時也為收養父母覓得子女,視如己出,讓兒童在充滿愛與關懷中成長。
出養
- 出養:永久性,孩子將被帶離原生家庭,並透過法律的程序轉移生父母的親權,生父母對孩子的權利義務將完全停止。
- 寄養:是當孩子的原生家庭發生重大變故,或生父母因嚴重疏忽或虐待等因素暫時不適宜教養子女,透過社工員協助,提供孩子一個短期的替代性家庭照顧,將孩子暫時安置在政府核可的寄養家庭中,等問題解決或改善,孩子就能重回自己原來的家庭。
- 認養:一種定期的金錢資助方式,由某些社會福利機構徵求社會善心人士,透過經濟補助來協助孩子,認養人可以藉著寫信或探訪讓孩子感受到關懷,但並無法定關係
- 認領:是指生父與生母在沒有婚姻關係的情況下生下孩子,生父至戶政單位辦理認領,孩子在法律上與生父則有合法的親子身份。
【出養】常見問題
1。 什麼因素會影響小孩的出養?
根據統計目前國內選擇收養的夫妻有九成都是因為不孕,因此他們對小孩的背景條件與健康期待較高,因此若小孩的父母本身有藥酒癮、出入監獄、疾病等等,都會在尋找收養家庭的過程中增加難度。
若是本身小孩有發展遲緩、身心障礙等問題,更會造成造成出養的困難度。機構一般來說都希望小孩能在二歲以前完成出養,當小孩年滿二歲,機構認為此時的小孩在成長的議題上需要更多的照顧,因此會請寄養家庭先行照顧,等待適合的人選。
通常這樣的小孩必須等待較長的時間,也多半會由國外的家庭進行收養。
然而只要法院沒有裁定進行親權的轉移,你都還是小孩的法定代理人,依法需要負擔孩子所有的責任。
2。出養後他還是我的小孩嗎?
在經過法院的裁定後,小孩的親權將轉交給收養家庭,你將不再具有照顧這個小孩的義務以及權力,也就是說從那刻起,將會由收養家庭接手所有的養育責任,擔任起父母的角色,而你不得以任何名義擅自介入收養家庭的生活,如果你有任何特殊需求都應與收養家庭和協助機構事先提出,並達成雙方共識;而未來的日子裡,如果小孩有任何個人重大決定時,也不需向原生父母報備。
資料來源:全國法規資料庫:民法第 1077 條
3。 我能夠自己決定出養嗎?
若未滿20歲,要決定辦理出養時需經過父母或監護人的同意;但因為生父也有行使親權的權力,所以如果生母與生父已經結婚,或生父已經認領小孩時,則必須和生父一起決定;但若不是以上的情況,就能夠由生母自行決定。
資料來源:兒福聯盟出收養服務網
4。 出養後我還能再把小孩要回來嗎?
若是經由法院裁定後的出養,是無法任意解除的。
除非今天你和收養家庭雙方同意並經過法院認可(民法第1080條第1項、第2項參照),才能解除收養家庭的收養關係,恢復生父生母的親權。
除此之外,若小孩尚未成年,並在收養家庭受到虐待、棄養,或因犯罪及其他重大事由導致收養家庭無法持續維繫收養關係時,你得以向法院提出,終止收養家庭的收養關係。
資料來源:全國法規資料庫:民法第1080

我可以找哪些機構協助我出養?
財團法人一粒麥子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
950008 台東市寧波街195號
089-960168
勵馨基金會
970 花蓮縣花蓮市中美十街39號1樓
03 822 8895
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
103 臺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43號7樓
02 2550 5959
【寄養】常見問題
1。 寄養時可以去看自己的小孩嗎?
你可以按照合約中的規定去看小孩,向社會局提出申請後,與寄養家庭取得共同合適的時間,並約在縣市政府或其他公共場所進行會面。
因為寄養期間,小孩的安危由寄養受託單位負責,因此機構不會讓你知道小孩現在住在哪個寄養家庭,也會安排小孩居住在不同於你所住的縣市,避免在共同生活圈遇到小孩。
你也不能私下貿然前往寄養家庭,或是到學校將小孩帶走或碰面。
然而寄養期間,若你的狀況許可,經評估後孩子可以返家過夜或是過節等等,但這些都需先和社會局申請並知會受寄養家庭。
2。 寄養期間,我還有哪些權力義務?
根據台灣各縣市的兒童及家庭寄養辦法訂定不同,原生父母會有義務負擔小孩在受寄養家庭不同比例的生活費。而與出養最大的差異在於,寄養期間原生父母仍保有親權,並有權力在小孩的重大決定上參與決策。
然而,在寄養期間原生父母不能私自探視小孩,必須事先向社會局申請,並會安排時間及會面地點和方式,如果違反相關規定的原生父母得以被社會局禁止探視。
資料來源:植根法律網:新北市兒童寄養辦法
3。 寄養家庭將會有哪些義務?
在寄養期間,受寄養家庭有義務注意寄養兒童的安全以及身心健康和教育發展,而社會局也會定時尋訪受寄養家庭的生活,並要求受寄養家庭隨時回報寄養兒童的狀況。
除此之外,受寄養家庭也有義務保密寄養兒童的出生背景,不得向外人揭露小孩的個人資訊;而當受寄養家庭如果需要遷徙住家時,也必須向社會局或委託單位通知。
資料來源:植根法律網:新北市兒童寄養辦法